首页 资讯 正文

援青干部黄平:6年间他在青藏高原为人“求医问药”

体育正文 196 0

援青干部黄平:6年间他在青藏高原为人“求医问药”

援青干部黄平:6年间他在青藏高原为人“求医问药”

黄平,北京市(běijīngshì)第四批和第五批援青干部(gànbù),北京市卫健委执法处二级调研员,现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(chéngyuán)、副主任,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会员。 “倚靠昆仑山脉,怀抱黄河之源,坐拥唐蕃古道”,有着独特风貌(fēngmào)人文的青藏高原(qīngzànggāoyuán),是游客向往的遥远胜地,对于远道而来的援建干部,则隐藏着无数任务亟待调查攻坚(gōngjiān)。 2019年(nián),黄平作为北京市援建干部前往青海玉树州。6年时间,刷新了(le)黄平对于医疗(yīliáo)“海拔差”的(de)(de)认知:在辽阔的草原上,没有车辆的乡镇医院医生为牧民巡诊,只能骑摩托车甚至骑马;妇保院用了12年的四维彩超机,为孕妇做一次产检要花4个小时,其间需要不断调试。 黄平寻觅各方资源,帮当地居民获取交通工具、医疗(yīliáo)设备、公益捐赠。他意识到,医疗帮扶是一项(yīxiàng)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(chángqī)工程,需要“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茬接着一茬干。”  黄平在玉树州妇幼保健院检查基金会捐赠的四维彩超(cǎichāo)使用情况(qíngkuàng)。受访者供图 骑马巡诊(xúnzhěn)的乡医烧粪供暖的卫生院 在青藏高原的(de)第6年,黄平仍未完全适应高寒(gāohán)性的气候环境。海拔4200米的缺氧环境中,黄平常常难以(nányǐ)入眠,即便吸氧,也只能陷入半睡半醒的迷糊状态。 黄平是北京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,2019年,在北京市委统筹下,黄平作为北京市第四批援青(yuánqīng)干部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,任职当地卫健委副(fù)主任开展对口支援和(hé)“组团式”医疗帮扶相关工作。 除了在政府机关内活动,每隔三个月左右,黄平要下到当地5县(xiàn)1市进行调研督导。面积广阔(guǎngkuò)、人烟稀少的玉树州,县与县、乡(xiāng)与村之间的距离,常以百公里起步,在石子路上,一两百公里需要(xūyào)行驶四五个小时,一旦外出,基本无法当天往返,但在条件艰苦的玉树州,有车已经没什么(méishénme)可抱怨。 黄平记得一件事。2023年,他下乡督导各县基本公共卫生开展情况(qíngkuàng),在杂多县一家乡镇(xiāngzhèn)卫生院,卫生院院长告诉他,由于没有车辆,医院就连基本的(de)慢病管理也很难开展。 位于玉树州西南部的杂多县,7万余人口中9成为牧民,游牧者逐水草而居,最远的牧民离卫生院有一百公里。根据要求,医生每个季度要为居民巡诊,但靠行走上门是不可能的事(shì),要么开(kāi)私家车,没有就只能骑(qí)摩托甚至骑马。骑马行医(xíngyī),黄平闻所未闻。 在(zài)北京,黄平负责医疗机构年检、医师注册等审批工作,接触全国最优质(yōuzhì)的医疗资源。去到玉树,他(tā)对医疗资源“海拔差”的认知开始不断刷新。 基层反映最多(zuìduō)的(de)便是物资匮乏,缺车只是一个(gè)缩影。黄平(huángpíng)在当地州妇幼保健院调研,一台捐赠的彩超设备医院(yīyuàn)用了12年,成像模糊不清,做一次孕检彩超要花4个小时,需要医生不断调整;在城市,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关注的议题是推进医疗高质量发展,改善医疗服务,而玉树52个乡镇中(zhōng),10个乡镇卫生院连电暖器都没有,高原长达9个月的漫长冬季里,医务人员靠烧煤和牛粪取暖。 走访5县1市(shì)对乡村卫生室摸底调研 抵达(dǐdá)玉树后,黄平意识到现实状况比自己的设想艰苦(jiānkǔ)复杂,坐在办公室里空想不能完全掌握真实情况。 6年中(zhōng),黄平走访了(le)玉树州5县1市的(de)卫生健康(jiànkāng)局(jú)、人民医院、卫生监督所、疾控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,对40个乡镇卫生院的地方病防治、贫困监测户大病兜底救助、家庭医生签约、基本公共卫生等开展情况进行检查,对80个乡村卫生室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,走访慰问了50个贫困监测户。 调研得来的(de)(de)信息,是(shì)黄平开展帮扶的依据,对于基层提出的需求,黄平会进行分类,哪些是急需的,并能想办法解决,就先处理,哪些不那么急切,暂时也无从下手,就先放放。 每年,北京市(běijīngshì)向玉树州支援3.5亿财政资金,用于当地经济建设、改善民生、医疗教育等方面(fāngmiàn)。在此基础上,黄平需要寻找更多的(de)社会资源解决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。 从杂多县回来后(hòu),黄平联系上了(le)一家关注医疗扶贫的公益基金会,为两家卫生院各捐赠了1辆皮卡车;在(zài)那家妇幼保健院调研后,黄平和在北京民政部门工作的朋友打电话,询问(xúnwèn)哪些基金会可以捐赠医疗器械,最后帮(bāng)医院协调到了一台近200万元的全新四维彩超机和一套用于增加检查项目的25万元的阴道镜。 6年中,黄平协调基金会为(wèi)玉树州捐赠了400万元的物资,包括医疗器械16套、皮卡车2辆,救护车1辆;疫情(yìqíng)期间,他还协调北京相关部门为玉树州医疗卫生(yīliáowèishēng)系统捐赠了200万元的妇女(fùnǚ)卫生健康包、抗疫物资和药品。 推动儿童先心病(xiānxīnbìng)库存清零 2023年,一个3岁男孩查出(cháchū)复杂性先心病,专家会诊后(hòu)判断,若不进行手术,其(qí)预期生命可能不到半年,但因病变结构复杂,手术风险极高,家长带孩子去了多家大医院,都没有能开展手术的医生,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求政府(zhèngfǔ)帮忙。 从局长到县长,县长到院长,当地官员也(yě)找不到好的医疗资源,最后(zuìhòu)找到了黄平。黄平了解到,清华大学第一附属(fùshǔ)医院(yīyuàn)是亚洲的先心病救治基地,遂与医院科室联系说明了情况,医院专家给孩子做了远程会诊,接下了这个(zhègè)病例,手术在北京顺利开展,医院还为孩子协调解决了16万元的手术费用。 在当地,黄平(huángpíng)见过不少查出先心病却得不到治疗的孩子,给自己(zìjǐ)定下了清零当地儿童先心病库存的目标(mùbiāo),但帮人治病比协调捐赠设备更复杂。 想给(gěi)孩子做先心病筛查,既需要(xūyào)找到北京的(de)医疗机构提供专家资源(zīyuán),也需要玉树当地民政部门、教育部门配合做工作;帮确诊先心病的孩子进京看病,需要解决过程中交通、生活、医疗费,而基金会对善款的使用要经过严格审批,一个孩子产生的费用,可能需要几家基金会一起(yìqǐ)解决,黄平没有民政系统的工作背景,找资源靠的是托(tuō)朋友、朋友托朋友,四处打听,“到处刷脸”。 6年中,在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的(de)统筹协调和北京援青干部们的支持配合下,黄平协调了(le)北京同仁医院、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全国民族团结(mínzútuánjié)进步协会为玉树州2028名心脏病孩子进行了筛查,将确诊的167个(gè)孩子送到北京免费进行手术治疗,共计减免各种(gèzhǒng)费用900余万元。 “这里缺钱、缺人、缺医少药,我们把北京的(de)资源带过去,给钱、给人、给物资、给技术,给理念,希望能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。越在这里工作,越感到援建是一项(yīxiàng)需要久久(jiǔjiǔ)为功的大工程,我完成了援青使命,但还(hái)需要一代接着一代继续干下去。”黄平说。 时光荏苒,在高原(gāoyuán)工作生活都快六年了(le),感觉身体(shēntǐ)差了、瘦了,皮肤黑了、皱了,头发白了、掉了,身上也开始有了香喷喷、油乎乎(yóuhūhū)的糌粑酥油味了。也许,这就是高原的味道,这就是开始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当地人了。 有人说,援青是一首歌,不管你怎么哼唱,内心的那种落寞(luòmò)孤寂(gūjì),那种对(duì)家乡亲人的想念牵挂,都让(ràng)人感到无比酸楚。然而,援青生活有苦更有甜。自从来到高原,玉树州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大力支持,生活热情关心,让我们身处(shēnchù)高原却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,激励着我们忠诚履职,不辱使命。 援青是人生的加油站,是一次抉择、一种责任(zérèn)、人生锤炼,更是一次感悟、一种情缘、人生财富,支撑(zhīchēng)鼓舞着我们援青干部(gànbù)用足够(zúgòu)的底气和信心来披荆斩棘、攻坚克难,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给青海这片高天厚土。 编辑 樊一婧 张树婧 校对(jiàoduì) 付春愔
援青干部黄平:6年间他在青藏高原为人“求医问药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