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厦门集美区:多元举措赋能垃圾分类宣传周,共绘全民参与新图景

体育正文 190 0

厦门集美区:多元举措赋能垃圾分类宣传周,共绘全民参与新图景

厦门集美区:多元举措赋能垃圾分类宣传周,共绘全民参与新图景

为响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(lājī)(lājī)分类宣传周号召,厦门市集美区以“垃圾分类进社区,全员参与创美好”为主题,于5月宣传周推出“线上+线下”深度(shēndù)融合的系列活动(huódòng),通过趣味互动、精准覆盖和长效联动,打造垃圾分类宣传的“集美样板”,让绿色理念浸润社区每个角落。 六镇街“趣”分类:沉浸式体验激活参与热情(rèqíng) 在集美区侨英街道(jiēdào)霞梧广场、杏林宁宝公园等六镇街的核心点位,“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区”成为居民(jūmín)打卡热点。 “垃圾(lājī)分类大转盘”前,参与者转动转盘回答分类问题,答对3题即可兑换环保小礼品;“易混淆可回收物展示区”则通过展板直观(zhíguān)呈现塑料奶茶杯、外卖盒等常见垃圾投放误区,居民(jūmín)正确投放5件及以上可回收物即可获赠小礼品,活动首日吸引超800人参与互动(hùdòng)。 最具特色的(de)“旧物兑换区”成为资源循环亮点。居民携带闲置桌椅、书籍等旧物到场,不仅能兑换日用品,还为后续“可持续循环站(zhàn)”旧物认领活动(huódòng)积累了超100件物品。“用闲置玩具换了一提纸巾,孩子既学会分类又懂得节约,这样(zhèyàng)的活动很有意义!”现场居民李女士的反馈,折射出活动的民生(mínshēng)温度。 志愿服务“敲(qiāo)开门”:精准宣传打通“最后一米” 宣传周期间,集美区组织“绿海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”,深入社区开展“敲门行动”。志愿者们携带分类手册和宣传品(xuānchuánpǐn)入户,针对社区居民重点讲解(jiǎngjiě)“厨余垃圾破袋投放”“大件垃圾预约(yùyuē)回收”等实操知识,累计覆盖(fùgài)超10000户家庭。 公交候车亭广告“全覆盖”:流动阵地(zhèndì)构建立体宣传网 为扩大宣传辐射面,集美区在(zài)全区几十个(jǐshígè)主要公交站点投放垃圾分类主题广告。广告画面以“集美元素+嘉庚建筑+分类场景(chǎngjǐng)”为设计元素,融入“垃圾分类齐参与,绿色低碳新时尚”等标语,日均触达人流量超10万人次。“每天等公交都能看到垃圾分类的宣传,潜移默化就(jiù)提醒我们(wǒmen)平时要记得做好垃圾分类。”通勤族王先生表示。 长效机制“固根基”:从“周活动”到(dào)“常态化” 宣传周期(qī)间,集美区同步启动“可持续循环站”筹备工作,计划每季度设立“旧物认领开放日”,将居民兑换的闲置物品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家庭,推动“资源循环”常态化。据介绍(jùjièshào),集美区目前已开展2期“可持续循环站”旧物认领活动,40余件闲置的大件家具(jiājù)、生活(shēnghuó)电器、日用品等物品焕发(huànfā)新效能。 此外,集美区(jíměiqū)积极响应“全民线上垃圾(lājī)分类挑战赛”号召结合6街镇活动宣传,发动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答题,形成(xíngchéng)“比学赶超”的热烈氛围。 “集美区以‘社区(shèqū)为主阵地、群众为主体’的宣传模式,实现了从‘单向灌输’到‘双向互动(hùdòng)’的转变。”厦门市垃分中心(fēnzhōngxīn)负责人(fùzérén)评价道,“这种‘趣味化体验+精准化服务+立体化传播’的组合拳,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全民自觉参与的‘新时尚’。” 从(cóng)六镇街的热闹活动(huódòng)到公交车亭的持续宣传,从志愿者的敲门讲解到线上平台的指尖互动,集美区用创新举措让垃圾分类宣传周成为全民参与的“绿色嘉年华(jiāniánhuá)”。随着“可持续循环(xúnhuán)站(zhàn)”等长效机制的落地,这场“绿色接力”正从“周活动”延伸为“日常课”,为厦门建设高颜值生态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“集美力量”。(来源:天下集美) 更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(suǒyǒu)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厦门集美区:多元举措赋能垃圾分类宣传周,共绘全民参与新图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