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天津“空心村”焕发新活力

体育正文 200 0

天津“空心村”焕发新活力

天津“空心村”焕发新活力

今年端午节,天津市武清区(wǔqīngqū)高村镇兰城村迎来了一场的盛会。村委会大礼堂里,人声鼎沸,都是来吃(chī)大席的——食材是村里自产(zìchǎn)的蔬菜瓜果,自家喂养的土猪;厨师和服务员是本地人;宾客坐满了20桌,大部分来自北京,其中不少人是被本地逸景憩苑民宿项目吸引(xīyǐn)来的。 地处京津冀三地交汇的兰城村,近年来凭借区位优势,聚焦(jùjiāo)闲置资源盘活(pánhuó)利用,增加了村民收入和就业岗位,焕发出新活力。 尽管兰城村到北京国贸只有40分钟车程,然而(ránér)过去,这里没(méi)怎么(zěnme)“沾上北京的(de)光”。这个828户、2605人的村庄,常住只有1400来人,老弱居多。和全国许多类似情况的乡村一样,兰城村“空心化”严重。 逸景(yìjǐng)憩苑民宿项目负责人杜文忠,曾经担任过两届村委会主任,他与贾振伟和(hé)村委会同事刘凤明,一起研究怎样(zěnyàng)盘活闲置房屋资源:村里793所住房,由于人口外流,有大量空闲、老旧,甚至成了(le)危房。逸景憩苑民宿项目就此启动。 北京退休市民(shìmín)刘达,是第一个来兰城村的“新村民”。“住四合院是我一生的梦想。有一次(yīcì)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兰城村的民宿项目,来这里(lǐ)考察(kǎochá)之后,觉得不错。”刘达说,在这里居住了半年多,院子里吃饭,树下乘凉,园里摘菜,寂静中入睡,身心都更健康了。 眼看(yǎnkàn)老宅可以“生钱”,不少村民动了心。目前,兰城村已(yǐ)完成8处危房的拆旧建新,20处闲置多年破旧院落的拆旧建新。 盘活老旧村宅,还得把服务做深做实。为此(wèicǐ),村里建起了蔬果大棚和养殖场(yǎngzhíchǎng),生产安全、绿色(lǜsè)、高品质的食材。2025年菜地面积达24亩,2026年计划增加菜地面积到50亩。 兰城村党支部书记贾振伟介绍,过去村民主要收入为(wèi)蔬菜粮食、养牛、鱼塘,人均年(nián)(nián)收入2万元(wànyuán),2023年村集体收入为14万元;民宿项目开展后,2024年的人均收入达到2.3万元,村集体收入为42万元;预计2025年还(hái)会大幅上升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兰德华)
天津“空心村”焕发新活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